回答1:
矿井人员岗位是高位行业,矿井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事故,现在使用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在发现意外事故的第一时间能够精确定位受难人员的位置,第一时间有效的采取救援任务,
回答2:
EHIGH恒高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在遏制煤矿井下和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超定员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防止人员进入盲巷等限制区域,防止超层越界盗采和矿井水灾、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事故发生,控制作业人员超时下井,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加强领导下井带班管理,加强考勤管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该标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
下面是该标准的部分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静态定位误差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最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3 m。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最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0.3 m。
最大动态定位误差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最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10 m。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最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7.3 m。
最大位移速度
最大位移速度应不小于 7 m/s。
并发识别数量
单分站并发识别数量应不小于 80 个。
漏/误读率
漏/误读率应不大于 10-4。
最大传输距离
最大传输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定位卡与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应不小于 400 m;
分站至主机之间最大传输距离应不小于 10 km。
最大监控容量
定位卡数量应不小于 8000 个。
......
在该规范中,并没有限制使用某种特定的无线定位技术,事实上,规范中也有提到UWB、ZigBee、WiFi甚至是4G、5G都可以,但综合考虑定位精度的要求,以及在煤矿场景中的定位稳定性与可靠性等因素之后,可以发现,UWB定位技术将是最为值得期待的定位技术。
EHIGH恒高基于UWB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无线定位系统一般由定位标签、定位基站及解算软件构成。通过在特定区域布设合理数量的定位基站,并不间断地采集人员、车辆、资产、工具上的定位标签回传的各个要素的时空坐标数据,实现室内空间实时精确定位、监控、引导、预警等功能。
首先是定位精度方面,该规范明确指出了"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最大静态定位误差不大于 0.3 米",而目前市场上,能达到这个定位精度的无线定位技术也只有UWB定位技术,事实上,在该规范的最后编制说明内容中,也明确指出了,规范规定"0.3米"定位精度数值,就是参考了UWB定位技术的精度。
其次,四相科技UWB高精度定位技术已经在包括煤矿行业的诸多垂直应用领域进行了多年的应用,一项技术要得到市场乃至监管部门的认可,有丰富并且长久稳定的应用案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UWB定位技术的性能已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当然,其他的定位技术也不是没有市场,在定位技术行业里大家都认可一句话:技术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不过是不同的定位技术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就煤矿场景而言,除了在矿井里面对人员进行定位之外,还需要在矿井外面对人员进行管理,此外除了人员,还会有车辆、重要物资的管理,再加上不同的煤矿环境、不同的煤矿规模大小等等条件的不同,对于定位技术的需求也会有差异。
很多时候,一个煤矿的定位方案,是多种技术的融合方案,集多种技术之长,才能形成最有性价比的方案。